宝鸡家园网
您当前的位置:宝鸡家园网 > 教育资讯 > 内容

问渠哪得清如许——读祁自强山水画作品

日期:2015-04-01 来源:宝鸡家园网 【关闭
     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往往是通过俯读仰思的过程,完成自己的艺术修养的积累,这其中有“行万里路”的艰辛,也有“读万卷书”的体味,以至达到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(孔子语)的结果。常年居住在西秦古陈仓的山水画家祁自强,在学院专业的训练之后,又沉浸于自觉的修炼,通过大量的写生过程,应物象形,得心应手,完成一种水墨文化的自觉。这种写生的起点既是对生活景象的繁复而形成技术提升,也是个人心智的不断磨炼,亦顺应于现代中国画写生的学术要求。
    中国画本有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(张璪语)的写生观,也有从“传移模写”到“气韵生动”(谢赫语)的审美论,写生的优势在于物象造型的准确,并拓展着画家的视野和感受,对于景物的直面写生可以增强生活的新鲜和生动。因此众多的中国画家对于写生的精诚探索,也为中国画的新生奠定了一种坚实的基础,从而摆脱了明清画家长期案头作业的迂腐沉闷,积累出大量的素材,获得左右逢源的创作自由,使其山水绘制犹如万斛泉源,不择地而随时涌出,衍生出奇峰凸起的硕果。祁自强的敏思好学、刻苦自励,数十次的攀山涉水,常常危石独坐,临流听泉,于是其山水画中云烟四溢,峰峦荡起。也时时有“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,山川脱胎于予也,予脱胎于山川也,搜尽奇峰打草稿也。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”(石涛语)的体味。因而,多少年的人事的消磨,生活的压力,一旦化作笔中山水,便见出画家的岁月沧桑。这种以长期生活的秦陇山地为背景,上下求索,搜尽奇峰,通过对景物的观察,不舍细末,了然于心。祁自强细致地刻画着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,于是山水的雄浑高古,也随着画家的勤奋,渐渐地呈现着自家的面貌。
   从大量的祁自强山水画创作中可以看到了画家的勤勉和努力,在人生道路中塑造着坚定的人生性格。在传统的山水绘画中,强化自己的艺术觉悟,寻找着传统艺术新生的轨迹。祁自强在中国山水画的脉络中,追慕着古代北方山水的荆浩、关仝、李成、范宽等先贤大师风范,亦崇尚现代画家石鲁、何海霞、李可染等人的艺术主张,不断体会着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、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、“一手伸向传统,一手伸向生活”这些激动人心的美学格言。
现代中国山水画的更生,在于许多画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一条从写生入手的创作道路。祁自强虽然走的是一条曲折的生活道路,但未尝不是一条艺术捷径。他直溯生活源头,师法造化,师法古人,在大自然的滋养中提高对艺术的觉悟而积累出艺术的经验,在真实的自然中去体味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规律的真谛。
 “真山水之川谷,远望之以取其势,近看之以取其质”(郭熙语)。祁自强爱山画山,最终以秦岭为师,从师古人到师造化,在大山大水的自然中,表现着自己的精神情怀。其山水画作品水浸色晕,笔勾墨染,化实为虚,张扬山水的内蕴,寓古为今,气象苍茫。祁自强的山水作品中对于笔墨意识的追求,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,既重视传统山水技法的铺陈,又以自己人的体验而赋于新鲜的内容。因此笔法的皴擦点染,勾勒拖曳,常常有着笔随心走,意出胸臆的豪情。是其放怀于天地外,得气在山水间。
因此,祁自强的作品中常常描绘着巨石林木,花溪幽径,农舍田园,处处荡漾着一种醉人质朴的山野风情。山溪的清澈,山风的和煦,山峦的苍茫,这是长期经验和创作激情冲突后的平衡,在山山画中不断探索,形成了知者乐山,仁者乐水的心境。
(赵农:西安美术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)
重要提示:转载本站信息须注明来源:宝鸡家园网,具体权责及声明请参阅网站声明
阅读提示:请自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及观点的正误,本站概不负责。欢迎发表评论。
浏览次数: [返回顶部][打印本页][关闭窗口]来源:宝鸡家园网 编辑::祁军平
[宝鸡家园网]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,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。
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,本站不承担责任。
如果本篇内容涉及到您版权的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会在2小时内妥善处理。